38365365.com

当前位置:主页 > 走进新区 > 规划蓝图 >
港口规划
时间:2014-04-23 来源: 38365365.com
 
 
 
  一 、规划原则
  (一)适应国内外宏观发展形势,满足茂名滨海新区开发建设要求,充分体现茂名港的性质和功能;
  (二)按照港城协调、全港统一布局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港口的空间布局和主要货类码头布局;
  (三)规模化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化分工,促进港口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四)开发与保护并重,鼓励发展公用码头,有效、合理利用港口资源,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港区划分
  (一)各港区区位条件分析
  1.结合产业布局现状及规划,茂名石化产业近中期发展重点将主要集中在西部,且随着石化产业逐步向中下游延伸,液体化工品等运输需求将进一步增大,水东港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在服务以茂石化炼油和乙烯为龙头的西部石化产业发展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亦可兼顾城市生活、生产物资运输;
  2.博贺新港区是茂名港向大型化、深水化、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依托,宜抓住先期开发机遇重点开发;未来随着大型深水码头和后方集疏运通道的逐步配套,应预留为腹地中转运输的功能,同时,博贺新港区应兼顾服务茂名东部临港产业,但考虑陆域资源、通道条件及环保等因素,博贺新港区在服务临港产业方面应有所侧重;
  3.吉达港区与博贺新港区临近,并依托相同的集疏运通道,应统筹考虑两港区关系;结合港区开发建设规模及运输需求,两港区不具备同时开发建设的条件,博贺新港区凭借先期开发机遇可作为近中期茂名东部港区开发的重点,吉达港区可适时启动开发;结合产业布局现状及规划,近中期东部区域临港产业将以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为主,而东部石化产业布局存在不确定性,考虑港区建设与产业布局时序、土地资源条件及环保等因素,近期开发建设的博贺新港区宜以服务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为主;吉达港区在服务对土地资源需求较大、环境承载力要求较高的石化产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可结合石化产业的布局适时启动开发。
  (二)港区功能划分
  在对各港区区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茂名港形成以水东港区为依托,博贺新港区为重点,吉达港区为预留,博贺港区为补充的总体发展格局。
  1.水东港区
  结合茂名西部石化产业布局适度发展,重点开展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运输,适当开展散杂货运输和旅游客运等业务,扩大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城市生产、生活和商业贸易发展需要,带动本地产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未来结合城市南拓及水东湾新城建设,水东港区的污染性货类逐步向博贺新港区转移。
  2.博贺新港区
  东部博贺新港区和吉达港区地理位置相近,并依托共同的集疏运通道,应既有合作,又有分工:两港区作为茂名东部博贺新港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临港产业布局,打造滨海新区新的增长极;但鉴于区位条件的差异,两港区能分工上应各有侧重,其中博贺新港区是茂名港扩大港口规模、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的主要依托,以建设现代化大型深水港区为目标,服务于腹地经济发展需要。
  博贺新港区通过建设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以承担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散杂货运输,引导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布局,全面发展物流、信息、综合服务等现代化服务功能,加速形成区域性的综合运输枢纽,逐步发展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规模化、综合性港区。
  3.吉达港区
  是茂名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港区,是茂名市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依托,是茂名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吉达港区应结合临港产业布局适时启动开发,凭借后方丰富的土地资源、一定的环境承载力以服务石化产业为主,主要承担石油化工品运输,未来随着港区规模扩大及配套条件改善,逐步发展集装箱、散杂货运输。
  4.博贺港区
  以维持现状为主,在服务渔业发展的同时,兼顾旅游客运和游艇码头功能,满足人们滨海旅游、观光休闲的要求,成为茂名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的重要窗口。
  三、港区陆域布置规划
  (一)水东港区
  水东港区总体格局与原《规划》基本一致,规划在现有码头基础上继续向南、向北顺岸发展,形成沿水东湾出海口东、西两岸顺岸布置的集约化港区,仅局部方案进行微调。其中,原《规划》东岸的鑫龙码头北侧岸线及后方陆域已开发为城市功能,已不具备港口建设条件,故本次规划不再纳入,未来可结合港口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向湾外拓展的可行性;结合水东港区功能定位,将原《规划》西岸作业区通用泊位区调整为液体散货作业区。
  (二)博贺新港区
  本次规划依据2012年12月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同意、茂名市人民政府批复的《茂名港博贺新港区规划调整报告》确定博贺新港区布置方案。
  规划博贺新港区自莲头半岛分别向东南、西北方向填海形成,以莲头半岛为界,分为面朝外海的东部作业区和博贺湾内的西部作业区。东部作业区掩护条件较差,规划采用环抱式布置形成“三港池”开发格局,以大型深水泊位建设为主。由于深水近岸,为降低建设成本,码头采用窄突堤或者栈桥式布置,干散货堆场和液体散货罐区布置于码头后方,通过东阁岭开山形成。西部作业区位于博贺湾内,掩护条件较好。其中,博贺湾南岸采用顺岸布置,主要服务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博贺湾北岸规划为预留发展区,未来开发应依据部相关管理规定开展建港条件和开发方案等专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平面布置方案。
  (三)吉达港区
  规划吉达港区向海围填形成,采用环抱式掩护、突堤港池相结合的平面布置形式,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区域水深浅,造陆成本相对较低,基岩埋深条件相对优越,开挖高等级航道成本较低,因此规划港区建设从东部区域起步,以10万吨级以下大型深水泊位建设为主;西部区域受口门附近基岩埋深条件的限制,仅能建设2万吨级以下泊位。港区最终将形成“双口门、三突堤、六港池”的总体格局。
  四、水域布置规划
  (一)航道规划
  1.水东港区航道
  规划水东港区航道近期在现有3万吨级标准上拓宽浚深,满足港口近期发展需要,航道设计底标高-12.0m,有效宽度150m。随着今后港口发展,应进一步研究提高航道等级的可能性,并针对航道局部有礁石分布、泻湖通道萎缩等问题,优化航道布置。
  2.博贺新港区、博贺港区航道
  (1)博贺新港区进港主航道
  博贺新港区进港主航道由外海162°~342°方向进入莲头岭以东附近水域,近期规划为10万吨级单向航道,设计底标高-15.5m,有效宽度200m,远期根据港口发展要求逐步提高航道等级。
  (2)博贺港区进港航道、博贺新港区进港支航道
  博贺港区和博贺新港区西作业区公用主航道,主航道自大、小放鸡岛之间沿正北方向进入,在博贺滩潮汐通道口门处分为两支,一支向北接现有博贺港区中心渔港,维持现有水深;另一支向东北进入博贺新港区西作业区,作为博贺新港区的进港支航道,规划等级为2万吨级,设计底标高-10.0m,有效宽度150m。
  3.吉达港区航道
  (1)吉达港区进港东航道
  结合陆域布置方案,规划吉达港区进港东航道航道等级为10万吨级,满足10万吨级船舶单向乘潮通航、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航道底标高为-15.0m,航道有效宽度为280m,航道走向为178°~358°。
  (2)吉达港区进港西航道
  规划吉达港区进港西航道满足2万吨级船舶单向乘潮通航,航道底标高为-10.3m,航道有效宽度为120m,航道走向与东侧航道平行,走向178~358°。
  五、锚地规划
  本次锚地规划在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港口发展规模,共规划锚地25处,其中新增锚地12处;调整原规划锚地3处。
  六、集疏运规划
  (一)公路规划
  1.对外运输通道规划
  滨海新区规划建设“东接、北上、西进、南连”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对外通道高速化,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辐射大西南和中南地区内陆腹地。近期重点为包茂高速公路粤境段及延长段建设、G325改线建设。
  2.滨海新区路网规划
  滨海新区规划构建“一环、一轴、一网”快速交通体系,形成滨海新区半小时交通圈和市域范围内1小时交通圈。
  “一环”:利用S281、G325的改扩建,以及新建环水东湾东线、大洲岛大桥和跨水东湾大桥,建设环水东湾滨海景观大道。
  “一轴”:依托S280、G325的改造,建设老城区、环水东湾新城和博贺新城三大组团之间的城市快速干道。
  “一网”:建设市域高速通道网。加快各县城区与茂名滨海新区、各镇与市县中心城区连接道路、通景区道路的建设,着力推进滨海新城与高州城区、化州城区的同城化,打造功能完备的茂名一小时交通圈。
  3.港口公路集疏运规划
  在港口集疏运公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港区总平面布置及城市交通路网布置,本次规划各个港区的公路集疏运体系如下:
  (1)水东港区:提高现有疏港公路的技术等级,西岸、东岸作业区分别通过疏港一路和疏港二路、疏港东路连接至S280、G325以及后方公路网。
  (2)博贺新港区:在疏港铁路两侧建设2条基本与现状沙坝平行的高等级疏港公路,东侧为新港大道、西侧为进港西路,分别是东作业区和西作业区与滨海新区、后方腹地联系的主要通道。两条疏港公路均可连至G325,其中新港大道还在马踏镇附近连至G15。港区内部布置垂直于疏港公路的主干路,实现各作业区与疏港公路的有效连接。
  (3)吉达港区:规划将形成“四纵二横”的总体框架,其中:“四纵”——基本与海岸线正交的南北向道路,自东向西依次为城东路、进港东路、石化大道、东南快速路,是联系港口与后方产业区、茂名城区、后方腹地的主要通道,并连接至G325,进港东路在马踏立交处连接至G15;“二横“——基本平行于岸线走向的东西向道路,自南向北依次为东港路、港前路,是吉达港区与博贺新港区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
  (二)铁路规划
  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铁路主要有广东西部沿海铁路、茂湛铁路、博贺新港区疏港铁路。规划博贺新港区疏港铁路自沿海高速铁路出线,沿新港大道西侧进入港区,港前站设于液体散货罐区西侧。吉达港区疏港铁路从博贺新港区港前站引入,沿港前路南侧进入港区。
  七、管道规划
  未来随着相关石化企业逐步落户后方临港产业区,对管道运输化工原材料及产成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因此规划各个港区应配套相应的管网设施,管网布置方案根据进驻企业的生产需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确定。
  八、供电规划
  为配合滨海新区建设,茂名市电网建设将向沿海倾斜,其中为配套博贺新港区、吉达港区以及后方产业的发展,新建110kV博贺输变电工程、110kV吉达输变电工程。
  初步估算博贺新港区、吉达港区建设初期最大用电负荷为9万Kw、7万Kw,主要包括码头作业区和后方陆域装卸设施、辅助设施、生产、照明用电。港区内所有供电线路均采用电缆供电,电缆在主干线采用电缆隧道敷设,分支线路采用电缆沟、电缆排管等方式敷设。
  九、给排水规划
  (一)给水规划
  规划港区供水由规划新建电城水厂提供,由该水厂出线,采用管径DN1200,沿最短路径进入港区。港内沿道路敷设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环状给水管网,根据各作业区实际用水量及水压要求建设调节站。临港产业区及仓储物流区内的企业供水需求根据进驻企业的生产需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确定。
  (二)排水规划
  港区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与生产及生活污水独自处理与排放。其中,港区内未受污染的雨水以就近排海为原则,结合总体平面的布局,将划分为若干雨水排放系统,分别就近排放入海。
  因装卸作业货种属性的差异,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含油污水、受污染的雨水等),针对不同种类的污水将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港区内设置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各作业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及普通生产污水(水质类似于生活污水)将统一排入污水管网,并排入各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液体散货作业区将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包括生产性含油水及压舱水、洗罐水、冲洗污水等,可排入陆域已有的含油污水处理厂,处理厂规模可视港区规划进行改扩建;其他作业区产生堆场雨水及各种冲洗污水,在作业区后方设置一座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此类污水,并需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处理合格水可回用于堆场洒水除尘及绿化。
  十、消防规划
  根据《建筑防火规范》及交通运输部《港口消防站布局与建设标准》的规定,港区内必须设置相应陆域及水上消防站,配备必要的消防车、消拖两用船及相应的生活设施。港区消防用水由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管网按低压制供给,采用临时高压制。各功能区自建消防站,相应配备水上消防系统。
  各作业区根据性质不同,采取不同消防措施。其中:液体散货作业区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各码头和罐区根据货种分别设置泡沫灭火、干粉灭火、水冷却系统,并分别建设消防水池及消防泵站。
  其它作业区采用船舶上水、生产、生活、消防合并的给水系统,管网以环状布置,设置室外消火栓。各建筑单体根据规模和性质配备必要的消防给水设施和固定灭火装置。
  十一、通信信息规划
  (一)通信规划
  规划港区内电话、数字网络、有线电视等有线通信由新建目标交换局接入,沿主干道敷设主干光纤和同轴电缆,构建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系统。
  (二)信息规划
  港口信息系统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生产经营方式,提供经营管理和宏观决策服务,营造通畅的信息服务环境,提高港口对外服务能力。近期结合港区开发建设,建成港口内联外通的网络信息系统;远期建成港口EDI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建立信息资源库及港口决策支持系统,全面提高港口的信息服务水平。
  十二、港口支持系统规划
  本次规划结合港区运营海事监督的需要,在各个港区相应布置了支持系统岸线,集中布置海事、港监和工作船等码头和后方用地。
  随着博贺新港区和吉达港区的建设,到离港船舶数量将逐步提高,预计港口船舶交通环境潜在隐患和航行危险度也将上升,因此,建设专为茂名港服务的综合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是十分必要的。
  规划期内可考虑新建一中心一站或一中心两站规模的VTS系统一套,对来往于本港区及博贺新港区水域的船舶实现交通动态管理。该VTS系统包括雷达子系统、VHF通信子系统、船舶数据处理子系统、船舶自动识别(AIS)子系统、CCTV子系统等。该系统应通过专用线路与广东海事局其它系统实现联网。
  十二、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港区排放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和环境噪声应达到国家和茂名市规定的排放标准和卫生标准。规划港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级标准;港口海域水质保持Ⅳ类海水水质标准;设备机械的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港界处噪声达到日间65 dB(A),夜间55 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