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文> 冼太故里
  • 1
  • 2
  • 3
  • 4
景观特色
  隋谯国夫人冼氏墓:
  冼夫人墓由墓城、墓碑及享殿等构成。墓城为南北向,东西长123米,南北宽110米,占地13530平方米。墓前残存隋代负碑赑屃,墓城四周筑有夯土墙,墓城内地表可见隋代以来建筑构件。经考古勘查发现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中部,清晰可见的遗迹有由南至北的前殿、天井、寝宫及东西两翼的厢房、水池等隋唐及宋代建筑,前后殿均面宽22米,7开间,进深5间,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出土了印花砖、瓦当、石柱础、铺地砖、碗、碟、盆、香炉等多种陶、瓷器皿和镂孔圈足青釉砚台、仰莲香炉等。
冼夫人墓始建于隋朝,宋、明、清均有重修,墓城内保存了较多的隋代建筑遗迹,是广东省考古发现的第一个隋唐墓园建筑实例。2013年3月5日,隋谯国夫人冼氏墓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2月,央视九台来拍摄纪录片《冼夫人》时,省考古专家在墓园表面就发现了唐代和宋代的铺地砖。冼夫人墓园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考古认定广东在阳江以西没有砖石结构墓园的结论。
 
  隋谯国夫人冼氏墓负碑赑屃:
  冼夫人墓前残存隋代负碑赑屃(龟趺),首及四足缺损,背部“龟纹”清晰可辨,长1.3米,重1.5吨,形制之大,超越韩愈,堪比赵佗。《隋书•礼仪三》载:“三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与冼夫人生前为谯国夫人幕府将军品级相一致,故考古专家称此赑屃为冼夫人的“身份证”。
据省考古专家认定,制作赑屃的石料的材质为石灰岩,在粤西一带都没有,最近也要从云浮搬运过来,在1500年前,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人物,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礼遇。
 
  山兜娘娘庙:
  娘娘庙(冼夫人庙),始建于隋时,在武则天时期因冼夫人玄孙冯君衡受诬陷获“矫诬”罪而遭到破坏,宋末元初,当地黄、蔡两姓村民重建该庙,清、民国时期都曾维修,最近一次维修是2004年,现存建筑形制、结构保留清制。娘娘庙座西向东,广三路,深三进,中间面阔三间。总面阔22.4米,总进深29.2米。硬山顶,龙船脊,抬梁式梁架结构。头门嵌花岗岩石门夹和一双抱鼓石,二进为拜亭,天井两侧廊庑为三开间,墙体从地面至1米高处用不规则石块垒砌,以上是青砖叠砌。特别是庙宇外墙为隋、唐、宋、明、清时期砖石叠砌而成,有“一墙五代”之美誉。该庙虽经历代重修,但仍保持其原貌,庙里有虎头足石香炉、石鼎和六通重建碑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据调查统计,全世界现存冼太庙有超过1000座,分布区域最北到达辽宁丹东,最南到达泰国清迈,而山兜娘娘庙始建于隋代,且临近冼太夫人墓,所以考古专家称山兜娘娘庙是天下所有冼太庙的“本庙”。2002年7月,娘娘庙(冼夫人庙)获批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娘娘井与娘娘塘:
  娘娘庙前有娘娘塘,大约9.6亩,塘中长莲,莲花开时,清香四溢,恍若仙境。娘娘塘东北角有娘娘井,毗连塘边,井水清晰可鉴,甘美无比,有如仙泉,且一年四季水位保持不变,无论怎样抽提都不见下降。传说古代山兜丁村人长寿,秘方就是世代引用此井水(冼太夫人的享年达到80岁,公元522年—601年。也有史料记载是90岁,在南北朝那个年代,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娘娘井与娘娘塘,方位格局浑然天成,故山兜乡民称为“宝鸭下莲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