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65365.com

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发展局 > 科技信息化 >
茂名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4-05-27 来源: 38365365.com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茂名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使命,实现新跨越,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㈠ 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建设和谐粤西经济强市﹑争当东西两翼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构建技术创新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围绕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科技攻关,大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全市组织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698项,被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79项,下达经费7028万元。全市共受理市级科技计划申请项目1784项,批准列入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1273项;下达市科技计划项目187项,经费1969万元。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体系基本形成,其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11.58亿元。我市相继出台了《茂名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茂名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茂名市专业技术人员突出贡献奖办法》、《茂名市专利奖励办法》、《茂名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促进自主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2、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有219项科技成果获得市以上奖励,其中省、部级科技奖45项。到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品从2005年的88个发展到103个,年产值达60亿元,我市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化及其后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工程、水产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和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增加到99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9家,有14家民科企业组建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全市先后有4个县(市、区)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富民强县试点县;形成了果品、水产、林产化工、北运菜、蚕业、生猪等8条省级星火技术产业带。实施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以来,已在全市六个县(市、区)各镇建成“信息直通车”服务站点,建立了近万人农技信息员队伍;科技下乡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156件,专利授权量1175件,较“十五”期间分别增长131%和141%;获省专利优秀奖3项,市专利金奖2项,市专利优秀奖25项;有7家企业被列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茂南区、茂港区、信宜市被列入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有80多个专利成果成功转化产生效益。注册商标达7000多个,获省著名商标45个,驰名商标1个。

3、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逐步改善。全市已拥有一支初具规模、基础较好的科技队伍,科技人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得到改善。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人才5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万人,占39%。专业技术人才中,35岁以下的占39%,36至44岁的占27%,45岁以上的占34%;从职称结构看,初级职称的占54%,中级职称的占34%,高级职称的占4%。每万人口中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60人。

4、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9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级专业镇16个;石化、高岭土、水产品加工、香精香料、温控产品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1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园获得广东省第五批示范性产业转移示范园扶持资金;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获批准建设;我市已有100多家企业与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60个校企合作项目获得省科技厅产学研专项经费2480万元,所获经费在广东东西两翼地市中名列前茅。一大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在产业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大提高了我市企业核心竞争力。

㈡ 发展环境

1、机遇

为保障全省各地区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将粤西定位为继珠三角后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提出把茂名建设成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市委、市政府提出“兴现代产业、造海滨新城、建幸福茂名”的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因此,“十二五”期间茂名经济社会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为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是茂名经济加速发展。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茂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推动经济水平的力度加大。随着省级产业转移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茂名信息产业园、食品工业园等项目推进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发展舞台和难得的机遇。

二是科技需求强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外科技、产业发展相互依赖和合作的程度不断提高,激烈的竞争与广泛合作并存,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所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市科技工作的核心,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成为我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节能环保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新技术有效供给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旺盛的科技需求为我市“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是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市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都对依托科技支撑社会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面临的挑战

我市科技基础薄弱,科研能力先天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茂名科技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意识有待加强,科技体制和资源配置有待改善。多数部门和企业对“科技兴市”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重经济轻科技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致使科技资源难以形成优势,科技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转化渠道不够畅通,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性障碍。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不够,技术市场发育滞后,推广体系缺失,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发展环境。

二是科技人才匮乏,结构有待完善。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和研发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又面临科技人才外流和产业一线从事R&D活动人员匮乏的双重压力。科技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领域,而信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科技人员普遍不足。

三是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制约科技事业健康发展。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所占比例较低,财政投入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全市R&D总投入占全市GDP的比例仅为2.1‰,企业科技投入还远远达不到技术创新的要求。

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实力不够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企业总数的比重很小,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拉动作用还不突出。我市多数传统工业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低,专利应用开发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㈠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抓住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科技发展跃升的重大机遇,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进建设特色产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强势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我市建设成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提供科技支撑。

㈡ 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活动能力,全面推进我市科技发展。

创新引领原则。以创新思路引领科技事业全面发展,把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吸收为辅,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以人为本原则。坚持科技人才是实现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理念,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服务大众。

项目带动原则。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核心,实施一批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项目,通过项目聚集人才、技术和资金,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重点突破原则。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育小”的原则,集中科技力量发展选定的目标,重点扶持发展支柱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使之发展成为在省内领先、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产业群,力争在我市科技发展的相对优势领域取得突破。

㈢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

到“十二五”期末,我市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提高,把茂名建设成为美丽的海滨城市、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区域创新型城市。

具体目标是:

科技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达到我省中上水平。

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进一步增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日趋完善,建成功能齐全、辐射面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省级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20亿元,形成以新材料为支柱,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等协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知识产权战略稳步推进。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发明专利占总量的15%以上,年专利申请量达120件/百万人口。

科技人才队伍实力逐步增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结构趋于合理。

社会发展的科技体系比较完善。自然灾害、疾病防控等公共安全体系基本建立,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技术先进;科普网络普及到县(市、区)、镇。

三、主要任务

㈠ 高新区建设与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1、建设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茂名石化工业区为依托,建设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扩大经济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服务全市产业升级为宗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优良空间环境体系,塑造优美的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打造“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创业服务、科技人才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四大平台,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依托石化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加强与高校合作,建设石化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广东石化产业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等公共创新平台;延伸拓展石化产业链,重点培育和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化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形成主体突出、产业上下衔接配套的石化产业集群,构建“一条主线、两大产业链、三大产业集聚区、四个中心”的高新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信息服务、创意产业、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2、推进专业镇优化升级

通过创新引领、平台提升、集群发展和园区支撑加快实现专业镇的转型升级。要大力实施专业镇“一校(院所)一镇”工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作用,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创新资源,投入到专业镇的自主创新中,真正解决专业镇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局面。通过灵活运用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机制与模式,制定专业镇产业发展规划、突破产业共性技术、打造专业创新平台、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立院士工作站与特派员工作站等引导创新要素与专业镇对接,全面提升专业镇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推进一批示范专业镇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专业镇整体创新能力及产业竞争力提升。

㈡ 支柱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

在石化装备制造、石化后加工等支柱产业进行科技攻关,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延伸石化产业链,提高精细化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矿产资源深加工、现代中药及保健品、纺织、竹编、电子电器、家具、食品、劳保手套、五金及建材等传统产业。

1、装备制造业

加快发展成套装备技术、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高性能高可靠性基础零部件技术、共性关键制造技术,突破重大成套装备、通用专用基础设备、基础配套件等装备技术领域的瓶颈,重点推进石化装备制造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支持多区环管反应器、裂解炉对流段、聚丙烯聚合反应器、中厚壁反应器、高效节能换热器等高端大型石化装备、核电热交换器国产化、数控机床等项目,加快省市共建广东省(茂名)石化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2、石化后加工

(1) 炼油、乙烯副产物的开发利用

引进和研发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做精做深做大炼油、乙烯副产物后加工,研究和应用碳四、碳五、碳九、芳烃、环氧乙烷综合利用技术及其工艺、后续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发和生产以正丁烷、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MTBE、环氧乙烷等为原料的系列化工产品,如石油树脂、异戊橡胶、丁基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等,延伸碳四、碳五、碳九、芳烃、环氧乙烷产业链。

CO2深加工利用。研究和应用二氧化碳催化活性、聚合等工程化技术,以CO2为原料生产甲醇、尿素、甲酸、二甲醚、合成气、碳酸二甲酯等。二氧化碳基全降解塑料方面则致力开发高附加值的医用材料和高端食品包装材料。

(2) 推进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进程,建设化工“三剂”、橡胶生产基地。

围绕市滨海发展战略,紧跟精细化工专业化、环保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围绕产业中的中高端环节,重点支持发展PTA(精对二苯甲酸)、TDI(甲苯二异氰酸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U(聚氨酯)、聚醚多元醇、碳酸二甲酯、双酚A等附加值高、行业带动性较强的精细化工产品。

推进建设化工“三剂”生产基地。利用环氧乙烷发展乙醇胺、第三代水泥减水剂等化工助剂;利用邻二甲苯/苯酐,发展下游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等。

加快建设华南地区橡胶生产基地。开展异戊二烯的分离提纯技术和催化聚合生产异戊橡胶的催化、聚合工艺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异戊橡胶合成生产;研究碳四分离技术,开发生产丁基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及其橡胶制品。

3、矿产资源深加工

重点开展高岭土新型陶瓷、造纸、涂料、催化剂载体材料、纳米材料以及塑料填充剂的生产制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展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拓展高岭土产品应用领域,继续做大做强高岭土制品产业,延伸高岭土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油页岩、碳酸钙、南玉、钛、锡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4、现代中药

支持开展中草药种植、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南药中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研究中药现代化技术、天然活性物提取技术、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开发有独特地域品质的中药产品和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等功效的中药制剂、成药及功能保健品。加快新药开发和名优品种二次开发,打造优质中药材品牌。特别支持化橘红、沉香现代中药产业化。

㈢ 现代农业

应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实现现代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创新发展,建立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在农业科技基础建设、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研发工作,着重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中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科技支撑。

1、农业科技基础建设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依托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引导和扶持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自主创新、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

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积极与国家、省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结成科研和推广合作伙伴,利用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和最新科研成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发展示范企业、农户和农技人员成为农业技术推广载体,开展零距离服务三农系列活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探索和实施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场所,加大基层农技人员再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农技站的作用。

(2)推进技术集成和示范工程建设

围绕农业支柱产业,以保障供给为目标,熟化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大力推进水稻稳产增产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水果促花保果防裂果落果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现代集约化养殖小区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建设。

(3)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信息采集、动植物标准化种植养殖和管理信息、气象和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等重要基础性工作。

支持土壤土质检测和数据采集工作,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设农业资源监测与环境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和分析系统。依托广东绿色农产品基地及其加工、物流中心,应用RFID技术,开发农产品物联网管理软件系统和基于C/S和B/S混和模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继续推进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通过动植物医院远程诊所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创建多元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进一步整合信息源,集成农业信息传播、科技服务、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等信息系统,普及推广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培养更多的基层信息员,引导信息和服务进村入户,打造出一个适合农民需求、适应农村需要的“村村通”移动信息服务网。

2、加强农业安全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

(1)推进研究优质高产、高抗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及其安全高效集约化育苗育种技术。应用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培育和选育优势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支持建设动植物种子种苗专业化繁育基地,特别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种筛选和育种。

(2)继续推进健康养殖、生态安全种植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动植物营养关键技术。开展安全、高效的农业生物肥料的研制开发和精准施肥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畜禽粪便肥料化配套技术的研究,推进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的开发、生产和应用。

病虫害疫病监测和防治技术。开展动植物病虫害疫病作用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建立动植物病虫害疫病数据库,完善病虫害疫病重防兼治、联防联治机制,实施动植物病虫害疫病的综合防治。开展无残留、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的研制开发和精准施药技术研究和应用。

(3)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产品品质非破损检测技术;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饲料质量安全的检测技术;国外先进农产品检测技术及设备的引进与国产化开发等。

3、农业标准化生产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大力推广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模式,以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为先行点,以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品优质化为示范内容推行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深度,逐步把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工作从点向面延伸,从产业上游、中游向中游、下游延伸,从标准化制种育苗开始,到种植养殖、施肥施药管理、粗精深加工,推行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生产。

4、农产品保鲜及精深加工

(1)水产品深加工及储运技术。开展水产品保鲜贮运与冷链加工集成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精深加工产品如水解蛋白等,提高产品附加值;研究水产品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开发系列功能食品。推进罗非鱼和对虾精深加工,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鱼皮提取有效成分加工成明胶、鱼骨和鱼鳞加工成鱼骨(鳞)粉、内脏提取出鱼油;虾壳可加工成钙粉,或加工成海鲜调味料。

(2)果蔬保鲜及精深加工。研究开发亚热带水果、大宗蔬菜保鲜贮运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开展果蔬预冷、脱水、干燥技术及其装备的研究;研发高营养果蔬脆片、果蔬干品生产技术;研究水果多元化加工品的营养控制技术、果汁、果酒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和果皮、果渣综合利用生产功能食品技术。

(3)林产品加工。加强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竹编、藤编等加工技术、工艺及其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4)天然活性物质提取及应用。开展天然活性物质分离、提取技术及其功能研究与应用,从中草药材、水果、动物和其他天然植物中提取保鲜、防腐、抗菌等功能活性物质、功能营养成分,采用绿色技术开发和生产功能食品及食品添加剂。

㈣ 滨海新区产业集聚培育工程

以集群集聚为主线,加快滨海新区海产品精深加工、先进制造业、能源储备、港口物流业等重点优势产业集聚和发展;以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积极培育海洋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洋能源产业等现代海洋新兴产业,规划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科技支撑滨海新区建设。

1、集聚发展重点优势产业

依托我市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加快完善临港工业产业链,着力支持石油化工、钢铁、造船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集聚发展,重点支持引进PX、乙烯、丙烯等下游产业链,支持发展石化装备成套装备和船舶等海洋装备制造业。支持博贺港建设大型能源储备基地,形成能源物流中心。

2、积极推动海洋经济产业发展

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加大传统海洋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建设海洋产业技术装备和科技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完善海洋产业产学研体系,在海洋高技术、生物育种、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科技攻关的重大突破和成果应用转化,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力量。

(1) 积极引进高端海洋科技人才和技术,开展海产品良种引进、繁育技术研究,加强海产原良种体系和疫病防控体系等技术研究,推广对虾养殖、网箱养殖的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着力培育特色品种,建设海水养殖优良种质研发中心、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打造一批良种基地、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

(2) 加强海产品精深加工生产技术研究,提升海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海洋渔业及其加工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发展海洋天然动植物大规模提取分离和规模化生产、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技术等海洋生物技术,开发新型海洋生物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等,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加工企业,建设成为水产品物流中心、水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海产品安全示范区。

(3) 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和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及药物配伍、定向合成和海洋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海洋中成药和现代海洋药品;海洋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开发生产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

(4) 开展海水淡化、海水循环冷却等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海水生态养殖、海洋生态修复等技术研究,培育海洋环保新兴产业。

(5) 支持推进港航物流服务、海洋商贸业和滨海旅游业等海洋服务业。

(6) 支持海洋产业重点科技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省级海洋科技机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落户我市。

㈤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迅速上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使新兴产业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先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赢得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新优势。

1、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和环保型新材料制备技术。开展废水、废气、废渣“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与装备;含碳工业废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含硫氮污染物废气物理/化学/生物净化新技术;高岭土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炉渣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在大型石化装置方面,注重能量系统优化、梯级利用和余热综合利用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及其设备制造;纺织印染、皮革加工、化工企业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处理技术与装备;高性能绿色、环保涂料制备关键技术;环保型化工新型材料生产关键技术。发展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2、信息产业

加快建设茂名信息产业园(茂名智慧城)、电子精细化工材料基地、数字石化装备基地、智能家电制造基地、中国国际石化产业技术服务合作示范基地、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基地、数字家庭及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动漫游戏)基地、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基地、高端电子制造业、太阳能光伏等基地。

充分发挥石化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优势,做大做强石化行业数字化装备制造基地和面向石化行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开发应用CAD/CAM、数控、网络化等技术产品,建设石化数字化装备制造基地。

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发展计算机制造业和智能家电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试剂溶剂、光刻胶、印刷线路板、封装材料等电子精细化工材料产业;培育发展物联网、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等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大力培育和引进数据服务、数字内容、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加快“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发挥IDC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云计算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构建商业化的公共云计算服务中心,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服务。

3、新材料

重点开展聚酯(PET)、聚氨酯(PU)等高附加值功能材料,热固性树脂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氟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特种塑料、改性塑料、特种橡胶、新型合成橡胶、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过滤膜和功能薄膜等材料的合成工艺技术及应用研究。

4、现代物流

规划建设集商检、海关、流通加工、车辆配载、物流配送、展示交易、信息服务、集装箱增值服务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综合物流园区和能源、石化产品、农副产品专业化物流园区,在各县建设县级物流中心;以渤海商品交易所茂名石化物流中心为依托,在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华南地区石化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两大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综合物流和工业、商贸、农业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全力打造全省重要能源和农产品物流基地。

㈥ 技术创新工程

1、创新型企业建设

实施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推动企业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发展的系统谋划,支持和鼓励创新型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大力推进企业发明创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专利水平。鼓励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

优化创新环境,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内在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能竞赛,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群众基础,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强职工技术交流与协作,促进职工技术成果转化,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

2、组织制定和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

组织制定并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推进石化、精细化工、新材料、食品、高岭土、海洋和信息等产业技术线路图编制工作,开展各产业现状、市场需求、发展目标、产业关键技术、项目研发需求分析以及产业组织优化对策研究,分析各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及其支撑技术,组织科研攻关,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3、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1)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产业转移园、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对项目的产品化、产业化前期培育,相应提供人才、技术、资金和其他优惠政策的配套支持,提供工商登记、网络信息、对外合作等配套服务,采取对项目一站式服务及垂直管理,缩短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实现对技术、产品与企业的综合孵化功能。重点支持茂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

(2)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支持拥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的企业,联合省内外技术、人才和资金资源,特别是我市的茂名石化公司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立多种层次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支持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岭土综合利用、油页岩灰渣综合利用、农产品保鲜及深加工、水产养殖及深加工技术、能源综合利用等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

(3)重点实验室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高科技企业争取建设低碳经济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省级重点实验室、公共实验室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在石化及其产品后加工、矿产资源深加工和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领域建设3~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3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知识创新团体和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

(4)企业技术中心

鼓励企业申报建设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

(5)大型设备协作共用平台

重点在石油化工、农业、资源环境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建设开放式的分析、检测类大型设备共享协作公用平台,提升全市的分析与检测技术装备水平,丰富研究手段,提高技术装备资源的利用率和配置效率,降低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本。重点支持国家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的建设。

4、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加强技术标准基础工作。在支柱、优势传统产业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支持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编制、修订,占领技术标准制高点。采取资源共享等高效、灵活的合作方式参与建设和完善标准数据资源库、国外市场准入条件和技术规范信息库、标准支撑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检测平台。

㈦ 产学研合作工程

以产业化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建立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

1、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

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攻克制约我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等重大技术瓶颈。特别支持建设石化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

2、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每年增派20名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帮助驻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企业科技特派员考评和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专家和团队为企业服务。对农村基层机构试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3、加强院地产学研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示范建设

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与我市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一批优势科技成果到我市实现产业化,建设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继续加强我市与省农科院合作,推进我市与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科学院)合作,大力推动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与我市企业联合建立分支机构,共建产学研创新平台。

4、创新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

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让更多社会、民间资本、甚至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资金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借助股份制公司型、合伙型、战略合作型和技术外包型等不同形式来拓展合作的空间,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

㈧ 科技服务业

依托各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加强科技服务中心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为中心,依托高新区、产业转移园等园区,重点打造集研发、创意、孵化、投融资、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服务项目,加大高校、科研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产业转移园、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聚集区的科技服务,建成高效优质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服务产业发展。

2、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创业服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以及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信息与培训、科技测试、科技投融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茂名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建设;支持石化产业技术交易中心等技术交易机构的建设;支持国家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和茂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

3、科技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大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其网络平台覆盖和应用范围,特别是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建立和完善其产业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完善已建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进行扩容、功能优化、技术更新等升级改造工作。加快建设广东省石化产业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茂名市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茂名市物流信息公共平台、茂名市科技文献信息平台、茂名市城乡一体化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夯实我市科技基础设施条件。

㈨ 知识产权

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广东省专利条例》,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为重点,完善市场机制,坚持激励创新、有效运用、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提高全市知识产权拥有量,努力提高专利实施转化效益,全面提升我市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使知识产权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1、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制定和完善专利奖励和专利申请资助的相关办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努力提高发明人专利申请的积极性。突显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和作用。继续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培育一批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积极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的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科技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科研开发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

2、积极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深入推进“专利技术实施计划”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引导计划”,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转让、许可、质押、兼并重组、特许经营等方式运营知识产权,推动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和资本化。积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专利技术形成标准,提高标准中的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健全市、县(市、区)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体系,充实知识产权执法力量,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各类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完善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定期沟通和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4、优化知识产权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完善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健全协调有力、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到位的知识产权协调管理机制。完善市、县(市、区)二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大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结合我市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企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咨询意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管理、决策水平和信息利用水平。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统计、分析、预测,及时研究新情况,增添新措施。

5、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创新型茂名建设

   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推动中介机构与创新主体对接,积极实施“百所千企知识产权服务对接工程”,组织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培育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对点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提高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广东石化产业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对我市石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6、弘扬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全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文化氛围。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引导社会各界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教育工作。

7、加强组织领导和投入的力度

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完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县(市、区)业务部门的工作指导,形成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工作合力。积极推动市、县(市、区)财政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对技术研发、专利技术与标准融合及知识产权运营的资金投入。支持金融机构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工作。强化政策导向,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情况,作为各级科技立项、技改立项、科技奖励以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条件之一。

㈩ 民生科技支撑工程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以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防震减灾、环境保护等为重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低碳环保型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1、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实施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计划。加快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技术研究,建设宜居城市和生态示范园区。

实施农业生态安全行动计划。积极扶持农业废弃物再生消化利用,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综合利用,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包括水土保持技术、土壤污染物降解技术、截污净化技术、物种资源保护技术、外来生物防控治理技术。

2、公共卫生与人口健康

重点开展地方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疾病以及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衰老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机理和干预技术研究、人口质量及优生优育研究、中医药现代化诊疗技术研究,建立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及其防治信息数据库、监测预报预警与应急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手段,推动远程可视医疗信息化工程建设。

3、公共安全与防震减灾

重点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如暴雨、台风、地震和农林业重大病虫害疫病的监测和防御技术研究,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建立和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病虫害疫病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开展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研究。重点推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地震等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救助决策支持技术应用与示范。

加强和完善地震监测、震灾预报、紧急救援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震灾防御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具有减灾实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建设,重点构建基于三大工作体系的集“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地震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我市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应急响应和紧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保障措施

㈠ 加强领导,保障科技规划的顺利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速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对全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认真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切实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和组织制定科技投入保障、科技机构布局、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直各部门和各级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规划纲要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重大科技引导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实行平等竞争,择优扶持。

㈡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组织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市场、人才建设、科技经费投入、专利保护与开发、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尤其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自主创新的政策文件精神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全市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形成更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人员创业的政策环境。同时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和监督,跟踪了解配套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努力营造促进科技发展的社会氛围。多渠道、多形式广泛传播科技知识与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技术创新中涌现的新人物、新成果、新事物。通过舆论引导,进一步培养社会公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和创造精神,在社会上形成“重科技、用科技,学科技、谋人才,求创新,图跨越”的良好氛围,为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㈢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全市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要逐年增加,力争达到或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指标,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要逐年增加。政府通过对各种科技计划项目(含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推动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促使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额比例不断提高,鼓励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高起点技术引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和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

积极探索科技项目投资新模式,多渠道筹措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资金,吸引国内外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来我市创办各类公司,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形成多元化项目投资体系。

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制度,进一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增加科技信贷。通过财政贴息扶持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㈣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优化人才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有利于人才创业发展的生活环境,以多种形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我市创业、工作。对引进的高级人才,政府和用人单位给予适当的安家费和补贴。提倡用人单位以短期聘用、借用、兼职、咨询、讲学、顾问等各种灵活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鼓励海内外人才携带成果、技术来我市创业。

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每年重点扶持和培养5名以上优秀中青年中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能推动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服务队伍。

培养创新人才。重视科技管理、科技辅助、科技中介、科技推广和科学技术普及等方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合理、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促进企业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大批适用的专业人才。拓展对外科教交流与合作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一批创新能力强、肯干事业的年青科技人员外出学习和交流。以项目和企业为载体吸聚人才,以项目引才、企业用才、事业留才。

㈤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科普投入,建设和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健全市、县(市、区)、学校(乡镇)三级科普网络,推进科普队伍建设,繁荣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形成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风气。

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市级科技馆(科普中心),集成各类科普信息建设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或工业、农业、军事、气象、地震等专业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走廊,完善市、县(市、区)及乡镇三级科普网络,推动科普示范县、镇、村建设。

实施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工程,在全市中小学推进建设青少年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基地,推出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重点实施科技下乡、科技入户行动,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实用型技术能手培养。

创新科普教育形式。继续实施“科技活动月”活动和科技下乡、科技入户计划,每年举办几次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全民科技知识竞赛。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手段,研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寓教于娱乐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通过网络、游戏进行远程、互动科普宣传教育。

㈥ 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指导工作。紧密结合重大科技计划,组织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组织科技力量参加重要科技合作项目,优先支持带动我市优势形成的技术创新活动,推动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特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通过政府引导,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广泛开展政府间、民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对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利用全市的特色产业和资源共建中试基地、联合研发中心、试验示范基地、科技项目孵化器等多种形式的科技产业联合体。积极开拓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利用国内外市场环境进行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拓展市场。以多种方式大力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到我市转化,有效配置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接受他们的技术辐射,共同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